7月16日,校黨委副書記郭強赴敦煌研究院看望慰問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(文物保護科學與技術學院)“尋窟拾遺”社會實踐團隊,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、保護研究所所長于宗仁等出席活動,校團委書記李鵬、材料學院院長朱建鋒等陪同參加。
![](/__local/1/07/84/8EB54F51912036A89FF87E3115A_645C7A52_512B9.jpg)
郭強深入研究院多場耦合環(huán)境模擬實驗室、大數據監(jiān)測中心以及現場洞窟修復等實踐場所,與實踐團隊成員親切交流,詳細了解實踐團的行程安排及生活起居,叮囑在實踐過程中要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,切實保障實踐活動順利開展。他指出,“尋窟拾遺”團隊堅持走進文物現場,針對性提出文物保護方案,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歷史價值,切實依托學科實踐增長本領,提升服務社會能力,真正做到了將思政教育融入社會大課堂。他強調,團隊成員要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,聽黨話跟黨走,切實將家國情懷轉化落實在具體行動當中,加深對文物保護事業(yè)的理解與認同,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,勇擔社會責任。
![](/__local/A/F5/88/BD0FBD2F09860A6271C1A29CF54_4D8FE0D1_76B41.jpg)
蘇伯民表示歡迎實踐團隊的到來,肯定團隊在研究院開展的實踐工作,雙方在科學研究、人才培養(yǎng)、學生就業(yè)、校地合作等多方面達成合作意向,形成共同發(fā)展的良好局面。
![](/__local/2/C5/10/BBF3A80AE479DFCCF6AA5F25A09_CFFFDBB4_67012.jpg)
我校2024年暑期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共確立了34支校級立項團隊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活動。材料學院“尋窟拾遺”社會實踐團隊組建四年來,始終堅持本碩博貫通式組隊,致力于解決石質文物修復難題,通過實地考察調研探索科技前沿,堅持創(chuàng)新引領,深入了解文物機理與制備工藝,探尋文物保護新思路,助力文保區(qū)域合作交流。
(核稿:李鵬 編輯:林梅)